top of page
遠紅外線影響健康受試者的心率變異度及中樞調控:
靜止狀態的功能性核磁共振研究
自律神經 (autonomic nervous system,或稱自主神經),控制如心跳、體溫調節、呼吸、消化、流汗等無法由意志力控制、且為維持生命基本必要機能的反應,自律神經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組成,兩者作用通常互為拮抗,依據外界狀況調節反應。
但不論是交感或副交感神經長期過度亢奮,會導致身體機能出問題,如頭痛、頭暈、恐慌、胸悶、心悸、呼吸急促、冒汗、手腳發抖、肩頸肌肉酸緊、腸胃道不適、手腳發麻、睡眠障礙等症狀,也就是俗稱的「自律神經失調」。不過自律神經失調並非是正式的診斷病名,而是一種現象 (或一群症狀),不管病因、症狀、治療都是複雜而多變的。
實驗目的:觀察遠紅外線照射肢體是否會影響中樞神經(包含自律神經) 的反應
實驗方式:
● 10位受試者 (平均26歲)
● 遠紅外線照左手正中神經 (Median Nerve) (內關穴)
● 觀察HRV(心律變動性分析,評估自主神經功能)及fMRI(功能性磁振照影,偵測腦區的活化程度)
實驗結果:
註:
心律變異分析(HRV: Heart rate variability)
一種量測連續心跳速率變化程度的方法,臨床上作為推估自律神經系統狀態的工具。
低頻與高頻功率比值可以看出交感與副交感的活性的平衡狀況。
註:
功能性核磁共振 (fMRI) 觀察到遠紅外線照射內關穴後,會影響腦區的活性變化
研究發現:
遠紅外線可以使交感、副交感神經趨於平衡,並提升腦部管理感知、平衡、肌肉協調區活性
bottom of page